近年来,莒南县供销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办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引,认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不忘为农务农姓农初心,勇于担当行业扶贫职责,始终把参与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和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重要途径,结合自身行业独特优势,以“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为统领,创新落实省社“5+1”精准扶贫举措,主动对接帮扶贫困群众480户826人,实现户户有帮扶主体、人人有帮扶举措、年年有帮扶收益。先后荣获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先进县区、全省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全市供销社改革先进县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
一、坚持党建统领,夯实政治坚定助力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莒南县社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企业、基层社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抽掉业务骨干设立办公室,研究制定了以“5+1”帮扶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强力推进。工作中,坚持把扶贫和党建、业务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充分发挥县特色产业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作用,全力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二、坚持精准对接,协调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莒南县社组织社属企业和基层社、农民合作社等主体,按照“就近方便、措施对口、能力相当”的原则,在8个镇街19个村对接帮扶贫困群众,通过逐户走访调研,精准掌握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信息,并进行分类评估,坚持“一户一案、一卡两档、因户因人施策”,逐一落实帮扶主体、逐户发放扶贫联系卡,明确帮扶措施,压实帮扶责任。
三、坚持问题导向,创新“5+1”举措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一)创新“产业项目+贫困户”模式,共享收益促脱贫。2016年以来,累计争取各级涉农扶持资金570余万元,实施产业项目13个,实现项目年收益17.5万元,对接帮扶贫困人口453户772名,每户每年发放100-800元不等的收益。其中,新联合农资公司2018年争取省社扶贫资金120万元,购置进口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耕种机具,带动大店镇3个村116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500余元。项目收益帮扶措施不仅成为帮扶老弱病残、无劳力等贫困群众的内源式帮扶举措,随着项目扶持资金的投入,帮扶覆盖率也逐步扩大、帮扶成效愈加明显。
(二)创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激发内生动力促脱贫。对有土地有劳动能力但缺乏技术、市场等资源的贫困户,引导其开展特色种养殖、订单规模生产经营。其中,洙边贵花种植合作社,吸纳10户贫困户入社,以每公斤高于市场1毛钱的价格回购红薯,增加贫困户收入3000元以上。
(三)创新“农业系列化服务+贫困户”模式,节支增收促脱贫。依托为农服务中心等主体,提供农业托管、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等方面的优惠。其中,板泉为农服务中心2019年对贫困户在免费领取一袋80斤钙镁肥的基础上,购买化肥给予每袋5-10元优惠,在不同托管服务环节给予每亩5-20元的优惠,降低了参与贫困户的生产成本。
(四)创新“就业岗位+贫困户”模式,稳定增收促脱贫。开元公司通过“富民生产贷”,设立公益岗位方式带动筵宾镇贫困户10户21人实现就业脱贫,年户均增加收入2500元。
(五)钱物走访,播撒党的阳光雨露提振脱贫信心。针对特别贫困的贫困户,组织企业和干部职工在关键节点给予适当的钱物帮扶,送上党的关怀和关心。昊睿农机合作社与周边3个村集体对接,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无偿帮扶,累计帮扶19户21名,每人每年生活补贴1000元。
(六)创新“三位一体”村社共建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促摘帽。发挥供销社的网络、经营等优势,村集体的政治、组织等优势,农民合作社的规模生产、经营带动等优势,按照供销社+村集体+农民合作社“三位一体”共建模式,发展经营性公益性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实施以土地经营权变股权、农民和村集体变股东、供销社一体化托管的“一二一”土地股份合作社创新工程,累计发展29家土地股份合作社,5000余户农户入股土地1.3万亩。
同时,莒南县社积极融入全省供销社为农服务平台,制作了“传承齐鲁红都之精神、构建脱贫攻坚大格局”的主题宣传片及宣传手册,连续三年组织板泉为农服务中心、兴泉油脂、贵花合作社、春园肉制品等多家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参加省扶贫办和省社举办的扶贫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与山东鲁供集团等15家单位供货订单,将莒南红薯等优质农产品远销到广西等地市场。
下一步,莒南县社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团结带领系统上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作风,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力度不减,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勇于创新,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供销方案和供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