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临沂供销社综合改革见成效 户均增收超2000元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24日 14:52 作者:临沂市供销合作社 点击:[]

临沂供销社综合改革见成效 户均增收超2000元

2014-12-22 17:10:52 来源: 鲁网

点击查看下一页

临沂某供销社仓库里,被大批堆放的农产品

今年4月初,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启动,试点首先在河北、浙江、山东、广东四省进行。自此,一场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改革开始在齐鲁大地上慢慢生根发芽。目前,作为山东试点单位之一,临沂全市供销社发展村社共建项目1954个,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昔日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如今变成了不仅能够旱涝保收还可以赚工资的“农老板”。不得不说,供销社改革给他们带来了福音——收入涨了,村民乐了。

体制机制新姿态: “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9月26日,临沂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并将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列为2014年度县区(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定性指标。莒南、临沭、河东3个试点县区和费县、罗庄、郯城、沂水等其他非试点县区也相继启动。截至到目前,全市供销社托管土地125.5万亩;4个县区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争取扶持资金8600万元、土地指标620亩、项目资金3.2亿元;

记者了解到,继8月15日临沭县朱村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之后,目前已有26个乡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工商注册)陆续成立。这些联合社由县社引导、基层供销社发起、组织辖区系统内外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制定了相应的章程,组建了“三部一中心”(生产服务部、现代流通部、合作金融部和综合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民开展区域内生产、营销和资金互助等方面的联合合作搭建了发展平台。

莒南、临沭、河东3个试点县区和沂水县都经编办批复成立了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事业法人),与供销社“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初步建立起村级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镇级“农联社”为支撑、县级“农联社”为龙头,职责清晰、相互支撑、运转有序的经营服务体系,进一步密切了与农民在经济上、组织上的联系,在探索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服务“最后一公里”:融农机服务、测土配肥等功能于一体

临沂以社村共建村、派驻第一书记村和外出打工集中村为重点,以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为重中之重,融农机服务、测土配肥、农资配送、庄稼医院、气象服务、农村合作金融、粮食烘干储存、良种良法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在不同地域探索多样化的农业服务规模化发展模式。

针对“小农水”工程监管运营主体缺失的情况,推广河东区供销社组建水利合作社的做法,探索“小农水”工程建后管护及运行的模式。临沭、沂水、蒙阴等县区在对花生、生姜、蜜桃等经济作物开展基地管理、品牌培育、收加销的基础上,增加了飞防服务。莒南县供销社在与花生加工龙头企业金胜粮油集团基地建设、产品销售合作的基础上,探索产权联接等深度合作。

目前全市已建成为农服务中心13处。积极实施“精准施肥”工程,大力开展测土配方、精准配肥服务,已建设智能配肥站26处,每建成一处市财政给予5万元补助。实施“新型农民社员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定期组织对农民开展生产技术培训,目前已培训农民达5.6万人次。

放在货架上丰富多样的农产品

电商交易先行: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8亿元,占销售额近两成

在日用品流通方面,投资1200多万元,将河东区盛业超市公司改造提升为市级日用品龙头公司,并联合其他县级日用品连锁公司,组建系统内采购联盟,提高了日用品连锁企业竞争能力。在农资经营方面,开展“市级联采、县域直供”,大力推广“技术+物资”套餐服务,促进了农资行业转型升级。在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方面,以山东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中心为平台,以临沂蔬菜、果品、养殖、粮油四个产销合作社联合社为支撑,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要求,推进现代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

此外,市供销社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共同打造“淘宝·特色中国·临沂馆”,搭建临沂农产品电子交易的平台,并成功举办了“6.17”期的“蒙阴蜜桃挑食节”。目前临沂馆共发展商铺1700多家,日成交额300多万,销售范围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215处,48万亩。交易中心被评为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11月实现农产品销售额46亿元,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8亿元,占交易中心销售额的19.5%。今年5月,举办了第二届山东沂蒙优质农产品交易会,吸引全国各地优秀农产品物流企业、采购商、零售龙头等5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

为农服务构建:利用营销渠道,帮农民解决“卖难、卖贱”难题

在为农服务方式上有创新,全力推进“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积极构筑“供销社+村‘两委’+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社”四位一体合作机制。目前,已在667个村共建1954个项目,选派87名村干部与68名供销社干部职工进行互挂交流任职,增加村集体收入3730万元,助农增收1.07亿元,为基层供销社增加资产4883万元,实现利税2095万元。

此外,推进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和专业合作社“三进”工程,完善各类便民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农民生活服务区和生产服务区的项目建设。积极发挥当地产业优势,通过与村“两委”合作,组织农民有序托管土地,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产业链。同时,充分利用供销社营销渠道,帮助农民解决“卖难、卖贱”难题。(刘梅婷)

上一条:农业农村转型期的社会化服务布局 下一条:山东临沂多地批复县社加挂县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牌子

关闭

分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