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临沂市河东区供销社: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发展质效 争当全区服务乡村振兴“排头兵”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8日 15:38 作者: 点击:[]

河东区供销社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多级联合、双线运行、县基一体、联农共富”发展模式,通过谋划重点项目、延伸服务领域,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基层组织、社有企业等方面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粮食安全,强化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聚焦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实际需求,推进农业生产产业化,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一是整合资源推进土地托管。以土地托管扩面提质为着力点,积极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引导更多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土地全托管。目前,新增全托管面积2000亩,累计土地托管面积4.85万亩。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社会化服务。根据农户需求,做好农机作业、植保飞防、测土配肥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累计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达50万亩次,承接了6万亩次的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大力推进临沂农业全产业链中心建设,新建设信息服务大厅,发挥烘干塔功能,全年完成粮食烘干3万吨,与中储粮、中粮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年销售粮食4万吨。三是三产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以饲料养殖为终端,与六和集团合作成立饲料加工企业2家,年生产各类饲料60万吨;以大米精深加工为终端,与马来西亚佑兴隆集团合作,发展蒸谷米项目,提高大米附加值;以中央厨房为终端,成立“谷锦坊”食品加工企业,研发面点、调理品、生鲜预制菜等;以肉食食品为终端,与省供销社纵向联合成立“鲁盛农牧”,现有占地1000余亩、年出栏量1100万只的养殖场3家,分割线1条,日速冻能力130吨的速冻库和1200吨的储藏冷库各一处,年宰杀量1500万只,年销售收入4亿元以上,实现原料端、养殖端、加工端、市场端一体化经营。

二、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流通服务现代化水平。做大做强实体经营服务网络,整合线上线下两业态。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流通服务网络。盛业超市新建一处配送库,为全市的168家城市社区便利店、181家村级加盟店进行商品配送。谷锦坊引入设备,扩大生产、研发新品,完善冷链物流,实现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二是挖掘“线上流量”,转化“线下成绩”。推进数字供销建设,盛业超市线上开通抖音、快手等直播账号,实现2000多个品类商品同步上线经营,同时带动100多个农特产品线上直销。谷锦坊先后参与临沂炒鸡美食节、广电暖冬节、供销年货大集等展会活动,线下打造“小时达”冷链配送,直播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60%,社群复购率超40%。三是延伸服务范围,强化供销品牌建设。积极响应对口援疆、援青号召,参与了“大仓东移”的消费帮扶行动,在临沂设立前置仓。同时,在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区开设谷锦坊专营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同时,畅通供应链,结合市场需求,实行直采直销模式,定制“盛业优选”商品,一年销售额达400多万元。四是推进农资仓配体系,优化农资保供稳价能力。巩固提升刘店子、八湖2处区域仓配中心,与金沂蒙化肥有限公司、施可丰、红日集团、金正大等厂商合作,针对河东土壤结构测土配肥,打造“供销直供”品牌专用肥。年销售“供销定制”农资1万余吨,共发展村级供销合作社80家。

三、聚焦市场需求,实施社有企业多元化发展。积极学习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组建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加快社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对内坚持联合合作,对外坚持开放办社,逐步形成了盛业超市、盛民农服、鲁盛农牧、山东供销小额贷、鲁供农场、谷锦坊等24家社属企业,干部职工2000余人,资产规模近20亿元。一是联合合作,盘活闲置资产。通过产权联合、业务对接等方式,与马来西亚佑兴隆集团、锦江酒店、兴之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社会企业合作,有效地激活并优化了北园春天、汤头龙车辇、八湖供销社等原本闲置资源的运营状态,合作开办喆啡酒店北园春天店、蒸谷米、茶叶基地等项目,推动社有企业多元发展,促进资产增值保值。另外,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林子为农服务综合体项目,打造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提升联农带农致富能力。二是县基一体,激发基层活力。对6家乡镇基层社实行“县基一体化”管理,实现基层社资产、人员、财务、业务“四个统一”,推动龙头企业与乡镇基层社业务合作、网点共建,全力提升基层社为农服务能力。三是资源整合,强化利益联结。为解决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规模小、产业链短、经营层次低、竞争能力弱等问题,区社联合全市1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临沂供销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全市系统第一家农机联合社,借助这一平台可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上一条:临沂市沂水县供销社:激活流通优势 塑造发展龙头 下一条:临沂市临沭县社:创新运行机制 多业融合互促 积极探索供销社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关闭

分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