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费县供销社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相结合,大力开展开放办社工作,自觉推动学习、调研、工作“三位一体”相互促进、融会贯通,推动实现系统内外资源整合、扩大群众基础、拓展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开放办社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坚持学习引领,突出重点谋共识
坚持每周例会“一专题一学习”制度,力求学习上更进一步、更深一层,推动领导干部认识更深刻、思想更解放、精神更振奋、能力再提升。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室工作人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全国总社《关于进一步做好开放办社工作的指导意见》(供销合字〔2019〕3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了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县、乡、村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开放办社、培育供销龙头企业等2022年供销社高质量发展十大工作任务,确定了2021年开放办社企业达到50家,2022年开放办社企业达到100家,2023年开放办社企业达到200家的工作目标。

二、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求发展
强化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将开放办社工作延伸到“最后一公里”。2021年下半年,县供销社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筛选考察拟开放办社单位。多次组织调研活动对县域内各领域优质企业、合作社等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到淄博市、宿迁市和临沂市兰山区相关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同时,通过组织座谈会、“政府开放日”等活动,通过深入交流沟通,增进双方合作共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推进开放办社工作实施方案》及《入社管理办法》,明确了开放办社工作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工作程序,并于2021年12月举办了集中签约仪式。目前,县供销社与泰展机电、和秀新材料、新四维集团、新华泰农牧、东方集团、温和集团、兜喜莱超市、顺和农机等50家优质企业、合作社签订了开放办社合作协议,范围涵盖金融、现代商贸物流、农业社会化服务、特色农业、循环产业、高端板材、高端制造、食品加工、乡村振兴、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等相关行业领域,其中新四维集团、新华泰农牧、温和集团三家企业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被山东省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新四维集团被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开放办社企业的加入切实壮大了供销社发展实力。

三、抓好工作落实,强化机制促发展
一是成立费县供销企业联合会。联合会根据开放办社单位涉及的行业领域,初步确立了“十大板块”发展规划,每季度召开一次会长办公会议,轮流选取部分开放办社企业现场调研,认真分析行业当前市场形势及发展前景,充分交流企业管理运营的经验做法,共同研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二是依托开放办社探索供销供应链、产业链金融新模式新途径。依托山东新四维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全省供销社系统内率先探索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主动对接省供销社,促成新四维集团与省供销社担保公司、齐商银行就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达成合作,帮助新四维集团推出以鸡蛋产业链为主,针对上游养殖户的“银行+担保公司、核心企业信用担保+合作社、市场经营主体”金融解决方案,授信额度5000万元,目前已发放经营贷款1150万元。同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在新庄、胡阳、上冶、薛庄等乡镇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本地优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产业链金融,根据2021年9月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合作社互助资金金融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供销供应链、产业链金融实现新突破,解决农业产业资金需求的目的。

三是依托开放办社实施县乡村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建设。通过开放办社,引进了兜喜莱超市有限公司和东方集团两家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并结合供销系统现有网点资源制定实施县、乡、村三级网络的建设规划,利用三年时间,新建县域综合集配中心1处,升级改造县级综合集配中心1处,新建乡镇级综合服务站12处,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200家。同时与县商务局对接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制定费县商业建设行动推进方案,发挥供销力量。积极建设费县第一家生产生活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鲁南农资集采配送中心项目等。
四是依托开放办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吸纳顺和农机、怀沂农机等合作社,极大提升了我县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同时县供销社也将其推荐为省社农机和植保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同时,结合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以薛庄镇为试点,依托费县顺和农机化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开展“以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链金融为纽带,市场经营社会化服务主体+村集体+农户”三方订单全程托管服务模式,并积极实现将供应链产业链金融纳入农业社会化服务。

五是依托开放办社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通过“开放办社”引进宿迁市宿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作为再生资源行业龙头企业,并计划依托该公司在费县县域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一期投资约一亿元人民币,年利税五千万。下一步,将依托开放办社引进院士、泰山学者、国务院津贴获得者等高端人才和高端技术,通过龙头企业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建立院士工作站等方式,培育、引进1-2家上市公司,打造1-2家专精特新企业,争创1-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依托龙头企业,以“人才+科技”双引擎推动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

六是实施“1+1+N”工作机制支持开放办社。“1+1+N”工作机制:“1”指党委政府,“1”是指供销社,“N”是农业农村、商务、财政、发改、金融中心、水利、邮政等相关部门。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加强多部门点对点沟通,打通供销发展的痛点、堵点,形成符合供销社发展特点的问题解决方案,充分释放有关部门的政策红利,放大部门合作的叠加优化效应,补齐在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方面的短板,凝聚支持供销合作社开放办社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从而为我县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七是数字供销赋能开放办社。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数字供销”市场化运营体系,打破合作社系统上下和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构建共建共享、共同发展格局,切实提升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全力推动费县供销开放办社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作出供销应有贡献。